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中海油服世界排名「海油发展与中海油服区别」

时间:2023-05-09 09:19:59 来源:搜狐

8月23日,中海油服发布中报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75亿元,成为全球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油服企业。

文 | 可乐

继去年经历百亿元亏损后,中海油服在今年上半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日前中海油服发布的中报显示,上半年已大幅度扭亏80.5亿元。据计算,第二季度中海油服由亏转盈,实现净利润1.75亿元,有望在今年实现整体盈利。

海内外实现双丰收

中海油服曾经是低油价下的“重伤员”,而今痊愈归来,上半年在海内外收获颇丰。

作为国内第二大油服巨头,依托与中海油之间的业务往来,中海油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上半年内,中海油服71亿元的营收中,中海油贡献了51.6亿元。

今年以来,中海油大幅度上调资本支出,其中勘探和开发的占比将超过70%。同时,中海油还表示今年将钻探126口勘探井,并在中国、加拿大、印尼投产5个新项目。

在中海油新的上升周期下,中海油服将成为核心受益者,这也意味着中海油服在今年有望彻底摆脱亏损局面。

此外,在海外市场,中海油服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继“海洋石油936”成功拿下美国能源公司业务、船舶板块获得印尼长达三年的服务合同等大型项目后,今年7月,中海油服最先进的深水物探船队“海油石油721”、“海洋石油720”顺利完成赤道海域首次三维地震勘探作业,带领“中国制造”走上世界高端领域。

此次作业区域位于西非加蓬海域,作业海域温度高、面积广、海底生物滋生速度快,连续挑战船队作业极限。

历经5个月,中海油服完成西非赤道海域地震勘探项目,具备了在极寒、极热条件下实施高端三维地震勘探作业的能力。其作业船只“海洋石油721”连续五次刷新我国物探三维地震采集日产、月产最高记录。

重拳出击,布局六大海外市场

目前,油气行业经营形式严峻,油服市场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中海油服作为一家国有油服企业,在国内近海领域有绝对优势。但想要打造出国际一流油服企业,海外突围必不可少。

随着国际油价的逐渐回升,中海油服着手大幅度布局海外项目。

今年8月,中海油服与挪威北海用户新签钻井合同,计划2018年第一季度开始作业,此举成功开拓了北海市场。

此前,“海洋石油936”中标墨西哥作业项目。墨西哥湾是中海油服海外主战场之一,旗下墨西哥公司已成为当地第二大钻井服务商。

2007年,中海油服进军墨西哥湾,仅用两年时间成功打入这片欧美发达国家垄断的海域,先后拿下千万美元钻井合同,包揽了墨西哥能源改革后所有外国油公司钻机招标项目,中标墨西哥湾首个对外公开油服项目,签署泛美合同,将船舶业务引进墨西哥湾。

此外,在印尼、中东、美洲等地区,都有中海油服的足迹。据悉,中海油服将在北欧、中东、东南亚、远东、美洲、澳(洲)非(洲)布局六大海外市场,预计到2020年海外收入占比将达到50%左右。

在海外业务“走出去”的同时,为避免总部机关对海外业务管理的不匹配,中海油服要求总部机关国际化运营管理能力提升。这项协调国内管理与海外业务的创新之举,在国内当属首创。

自去年开始,中海油服对总部机关总经理实行现场ABC分级考核现场打分,排在末尾的人将由至少有两年海外经历的人员代替。

同时,在两级机关及附属部室全面施展“开颅手术”,推行效益奖ABC分级改革,实现对业务板块整体经营情况与海外机构片区产值的“双考核”。

此外,中海油服大手笔出台配套激励方案,每年拿出500万元创建国际化发展激励“奖金池”,进一步激发员工活力。

无论是国际化的速度,还是内部管理改革的力度,中海油服都被大家公认为“排头兵”之一。“海外突围”将成为中海油服低油价下发展的新动力。

尖端技术,打造世界一流油服公司

当下,油服领域竞争激烈。对于中海油服而言,无论是稳固国内市场还是开拓海外市场,打磨尖端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尤为重要。

今年上半年报告中,中海油服旋转导向及随钻测井系统的应用,为业绩增添了不少亮点。这项全球海上石油开采的顶级技术的研发,彰显了中海油服的实力和硬气。

在日益复杂的勘探环境下,这套俗称“贪吃蛇”的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是大势所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外国石油公司就已经成功研发了这套系统,而此时,国内还是一片空白。技术的缺失使国内的勘探处处“受制于人”。

仅中国海油一家,“十二五”期间,由于没有这项技术,就向外方支付了超过50亿元的服务费,中石油、中石化支付外方这项技术的服务费用更多。除了勘探成本的大幅增加,油气井所涉及的地层信息也无法做到保密。

面对外方公司竖起的牢固技术壁垒,中海油服鏖战8年,最终成功研发出旋转导向及随钻测井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为中海油服打开了一个千亿级市场。目前,该系统在渤海、湛江、青海等多地实现了多井次的应用,大幅降低了国内勘探成本。

截至今年3月,该系统已投产部署了24套,不仅供应国内的油田,也已经开始向俄罗斯等国出口。

预计到“十三五”末期,该系统总产值将超十亿元、年作业收入超过五亿元,实现海外市场全面开花,这一技术的推广将为中海油服参与国际高端油田市场竞争增添重量级砝码。

此外,由中海油服自主研发的随钻声波测井仪、核磁共振测井仪、智能完井注水工具等也在今年上半年获得应用,进一步提升了中海油服的市场竞争力。

中海油服的营收上涨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国际各大油服巨头一改去年全线崩溃的局面,斯伦贝谢、BHGE等营收均出现大幅上升。不得不说,就目前而言,油服亏损企业依然不在少数。但伴随着油价的回暖,油服企业将迎来一次绝佳的“突围”时机。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